传媒动态
最新文章
中醫藥防治感冒 內外治法快痊癒

由冬及春, 天氣乍暖還寒, 是感冒的好發季節。大家由細到大, 總試過發燒, 流鼻涕和咳嗽。有時可能不用看醫生, 在家休息就會痊癒。不過, 感冒可大可小, 有時侯引起併發症, 就需要入院治療; 有時侯更甚的, 會危及性命。其實,中醫如何看待感冒?中醫藥如何防治感冒?以下筆者會一一解說。

 

中醫辨證論感冒

在中醫的角度,感冒是因為正氣不足, 感染外邪, 以致肺衞功能失調, 出現發熱, 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狀的外感疾病 。近日時常聽到的流感(季節性流行性感冒), 在中醫角度也可以歸為感冒作診治。當然, 流感有機會有併發症, 當有併發症時, 還是要到醫院治療的。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是按病人的症狀辨證論治。因為中醫的着眼點不在致病源, 而在感染了致病源後的人, 所以不論是感染了甲流還是乙流, 中醫師都會通過望、聞、問、切四診, 分析病人的症狀, 辨出病人的證型, 再作出相應的治療。當然, 若果病人用快速抗原測試劑測試中了什麼病毒, 中醫師也會作參考, 結合現代醫學的認識, 為病人作一個更好的治療方案。中醫治療感冒的方法有很多, 大體可以分為內治法及外治法。內治法指的, 是內服中藥; 外治法指的, 則包括針灸及拔罐。

 

按中醫指示內服中藥為佳

    自新冠肺炎, 巿民大眾發現中成藥可以治療感冒, 越來越多病人感冒初起會自行服用中成藥。可是, 在行醫過程中, 我發現很多病人其實不懂得如何辨別自己感冒的證型, 看到中成藥標籤寫是治療感冒的, 買了就吃, 吃了不好, 再找醫師跟進治療。巿面上常見治療感冒的中成藥有很多, 例如有銀翹散和葛根湯。其實, 銀翹散是治療風熱外感的代表方, 一般適合自覺發熱, 有咽痛的病人服用。可是, 若果病人是寒證, 覺得很怕冷, 咳嗽有白痰, 就不應該服用, 用了反而會寒上加寒, 加重病情。另外, 葛根湯是治療風寒束表而無汗, 項背緊的代表方。該方有辛温解表的麻黃、桂枝以及生薑。若果病人咽喉紅腫痛, 咳嗽黃痰, 吃了就會熱上加熱, 更加嚴重了。 因此, 就算是感冒的輕症, 病人最好都是求診中醫, 讓醫師辨清寒熱虛實, 再服用相應的處方中藥。

 

記錄症狀有助醫師開藥

    剛剛提到, 醫師會辨清病人的寒熱虛實, 再處方相應的中藥。很多時候, 醫師需要患者細心觀察, 以及記錄症狀, 以助辨請寒熱。例如我每每遇到感冒咳嗽的病人, 一定會問有沒有痰, 痰是什麼顏色, 能否咯出來。這些對指導用藥是十分有意義的。例如黃痰代表有熱, 要處方清熱化痰的藥; 而白稀痰代表未化熱, 可以處方單純化痰, 甚至温肺化痰的藥。因此, 若果病人有痰或者鼻涕, 能觀察的, 最好還是觀察一下, 告訴醫師,以便醫師可以處方更合適的中藥。

 

針刺、拔罐治感冒

一般內說, 感冒病人來求診, 我都會處方內服中藥以解表散邪。不過, 其實有些情況, 我會單用或者加上外治法來治療感冒。曾經我有一位病人, 感冒初起, 只是單純流清涕, 當時在他背上拔罐。 5分鐘起罐後, 他的鼻水馬上就止住, 只餘下少許口乾和疲累的感覺, 喝了水, 睡一下, 就完全好了。當然, 這可能跟他年輕, 正氣相對充足, 感染的病邪不盛有關。但這個例子說明, 有時單純拔罐也可以治療感冒。另外, 我也有病人本身有哮喘, 一感冒, 咳喘就十分厲害。這時, 除了處方中藥, 我還會幫他作針刺治療, 治療後, 咳喘往往可以得到舒緩。

 

衣食住行防感冒

其實, 感冒的發生, 是因為正氣不足, 感染外邪所致。因此, 可以從增強正氣, 以及預感染外邪兩方面入手。在增強正氣方面, 可以均衡飲食, 確保身體有充足的營養。另外, 也要勞逸結合, 在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的同時, 可以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在預防感染外邪方面, 要注意保暖。不少愛美的女士, 冬天穿露膝的短裙, 其實很容易會受涼而感冒的。在住所睡覺時, 也要避免把頭靠近打開的窗戶。因為睡覺時, 陽氣在內, 體表的衞氣相對低, 人體很容易因為受風而感冒。

 

總結

    中醫防治感冒有很多方法。 希望大家學習後可以成功能用中醫方法來防治感冒。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