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动态
最新文章
调节肺脾肾三脏 改善哮喘及鼻敏感

香港估计超过33万人患有哮喘,150万人患有过敏性鼻炎,两者同属同一呼吸气道的过敏性炎症,约20万人同时患有两病。遗传为主要风险因素,人口稠密及城市化环境亦为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高企原因。

执笔时属三伏天灸季节,陆续遇到病人来诊所敷贴中药,希望改善体质,减少哮喘及过敏性鼻炎(俗称鼻敏感)发作,其中一位五岁男孩,以往曾被诊断哮喘,这次因外感诱发咳嗽,伴有夜间喘鸣,痰白清稀,脸色苍白,服用3天以小青龙汤为主的经典中药方剂加减数味中药后,咳喘症状痊愈;同一条药方,于另一位过敏性鼻炎病人身上亦能凑效,他是一位三十岁男性,反复喷嚏流涕,四季皆发,虽然面有粉刺,舌红口干等热象,但脉弦怕冷易呕等寒象才是主角,使用小青龙汤加减数味中药后鼻敏感及易呕症状明显改善,停药观察时发病程度及频率亦有所减轻。这是中医异病同治的例子:当病人身体及疾病性质类同(肺寒脾虚兼内有水湿停聚),即使患有不同疾病,皆可使用同一治法,再针对其症状,于急性发作期重视祛寒化湿,缓解期时调整肺脾肾。

哮喘患者气管因慢性发炎而收窄,出现咳嗽、气促、喘鸣等症状,但即使只有反复过敏性咳嗽而无喘鸣,都有可能属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需要检查判断。而过敏性鼻炎患者受过敏原刺激,产生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咳嗽平躺加重、眼痒等症状。临床可见部分患者鼻部症状于温差后加重,测试无明显过敏原,瘙痒不明显,需要排除属于非过敏性的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研究显示,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皆会影响患者的专注及学习工作情况,甚至学童父母的情绪,理应重视。

哮喘于中医属于哮证及喘证范畴,过敏性鼻炎属于鼻鼽范畴,两千多年前中医已开始观察及发展相关诊疗理论,如东汉《金匮要略》记载透过有温肺作用的射干麻黄汤去治疗哮喘。隋代《诸病源候论》:「肺气通于鼻, 其脏有冷令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认识到鼻流清涕与肺寒有关。古今医家不断完善相关理论及治疗方法,现代研究显示透过中药、针灸、穴位敷贴,对控制两者病情有良好效果,安全性高,另外亦发展出不同药物剂型,针对急性期的吸入性喷雾中药及缓解期的膏方中药调护。部分研究透过现代药理理解方药的抗过敏功能,血液免疫学去评估过敏性病人疗效,内地专家亦有制定儿童过敏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等为临床医师诊疗作出指引。显示中医对于两病的急性期及缓解期诊治已有广泛发展。

在香港,环境、饮食过敏原、情绪压力等诱发因素不易完全避免,透过于缓解期时调整肺脾肾脏,加强身体对过敏原刺激的耐受性,配合生活调整,能减少发病频率和程度,并能一并改善疲倦、怕冷、睡眠情绪、消化系统等症状。从中医角度,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产生,与肺脾肾调节呼吸及水液运化功能失常息息相关,首先「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脾居中间作为轴心辅助体内之气转动顺畅。水液运化方面,「肺通调水道」,肺宣发的功能辅助汗出祛湿, 脾亦有类似抽湿机的功能化走痰湿,肺肾有固摄功能及辅佐膀胱气化功能,以帮助排走多余水分及固摄正常水分,哮喘的痰与过敏性鼻炎的涕的产生,与肺脾肾关系密切。缓解期时,方药中可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调整肺脾, 缩泉丸、七味都气丸等调肾,针灸、天灸或穴位按摩取肺俞、太渊、云门等调肺,脾俞、太白、足三里等调脾,肾俞、太溪、涌泉等调肾。

改善哮喘鼻敏感生活贴士

环境注意

1)减少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蟑螂、白蚁排泄物、动物毛发或其制品、花粉、刺激性化学物、二手烟;

2)天气潮湿时使用抽湿机减低湿度减少霉菌,亦有助脾虚湿重体质人士改善体质,天气干燥时及体质干燥人士如使用空气加湿器,需勤加清洁,及使用已煲水源;

3)保持环境通风,或使用空气清新机,但亦避免患者直接处于当风位置感受风邪;

4)调节衣物以避免环境温差转变,睡眠时阳气收藏,注意保暖,特别咽喉胸背,脾虚病人另加注意腹部,肾虚病人另加注意腰膝下肢;

5)适时佩戴口罩,减少接触呼吸道感染人士,患病时亦尽早治理;

6)每日日晒20分钟,室内亦可窗边进行,特别腰背部,温暖阳气,亦有助调节情绪。

. 饮食注意

1)留意症状发作与饮食关联,减少相关致敏食物,如刺激性食物、虾蟹、牛奶、花生等;

2)哮喘及脾虚湿重病人应减少甜食、肥腻、粘滞口感食物、勿过量进食麦皮、奶、黄豆制品、整日纤维类食物不应过多、咳喘有痰时停水果 。如咳喘发作与饱滞胃胀胃气相关,则减少食量;

3)体质偏寒人士减少冻饮冷食,体质偏热人士减少油炸辛辣、烧味卤水咖喱等香料重食物。

. 运动注意

现代研究显示运动有阻减缓哮喘情况,应循序渐进运动,锻炼心肺功能,如运动诱发哮喘发作,应求诊制定合适运动计划, 虚证病人如经常疲倦气短、汗多怕风,运动不应过分剧烈,运动时间尽量于有日照时间进行;

2)锻炼太极、八段锦等功法强健身心,气血流通,六字诀强化五脏。

. 其他

1)两病患者皆可尝试温热生理盐水至稍高于体温,然后冲洗鼻鼻腔,减少鼻腔过敏原影响呼吸道;

2)中医认为肺与大肠功能密切相关,保持大肠通畅有助保持呼吸系统健康;

3)药王孙思邈曾提出「多语则气乏」的讲法,疲累时减少过长说话,以保养肺气;

4)压力情绪使肝肺气顺畅运行失畅,产生的思虑情绪伤脾, 恐惧情绪伤肾,悲伤情绪伤肺,避开引发情绪的源头,用深呼吸、静观等方法纾缓。 家长需要体会患儿学习专注会受病情影响,切勿额外施加责备压力。

中医生活完整文章﹕请按这里

 
分享:
 
分享: